近年来,为进一步破解基层治理中党员发挥作用不明显、社会治理不够精细、资源整合不够有效、服务群众不够精致等问题,我市坚持党建引领赋能城市基层治理,创新“四红四化”基层治理模式,持续推进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有效激发多元共治新引擎,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子。
一、“红色网格”全面覆盖,实现治理精细化
我市健全网格组织体系,强化资源整合,逐步构建基层治理大格局。
支部建立在网格。按照边界清晰、全域覆盖、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原则,健全“街道—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科学设置62个城市治理网格,并建立62个党支部,持续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资源整合在网格。发挥党建统领作用,以组织体系为架构,结合治理网格设置,统筹整合党建、综治、消防、城管、民族宗教、人民调解、安全生产等部门资源,全面梳理公共服务、矛盾调处、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法律服务等职能事项,按照“合职能、合人员、合资金、合项目”的原则,全要素整合职能部门79项职责任务,组织170个单位与12个城市社区结对共建,共同探索基层治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实现阵地共享、活动共联、服务共促、难题共解。
机制落实在网格。建立网格服务管理机制,制定网格事项清单指导目录,构建“网格发现、街道派单、部门受理、定期反馈”闭环体系,推动治理力量向网格集中、治理项目向网格汇聚。
二、“红色驿站”提档升级,实现治理功能化
我市打造红色服务阵地,建立多功能、优服务的便民服务平台。
打造服务阵地。按照“功能整合、方便快捷、服务优先”的原则,充分利用物业办公室、业主委员会办公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社区用房等场所,提升改造为10个红色驿站和16个小区党群工作站,站内合理设置议事区、服务区、办公区等功能区,实现议事有场所、服务有阵地。
优化服务功能。“红色驿站”改造前广泛征求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两新从业者意见,设立公共服务、暖心服务、协商议事等三大功能区,打造便民服务中心、童心港湾等多功能室,为居民百姓提供各种学习和娱乐设施,为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提供休息和充电的地方,高标准实现“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面积最大化”。
强化服务质效。全面推行红色驿站和党群服务中心“365天服务不打烊”制度,建立社区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在工作日午休时间、双休日以及法定节假日提供延时服务;按照方便原则,推行预约办理、帮办代办、就近办理、一窗通办,提供一站式服务和便民代办服务,让“红色驿站”成为服务群众、凝聚党心民心的主阵地。
三、“红色队伍”优管强能,实现治理标准化
我市建强基层治理队伍,持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基层治理提供强劲有力的人才支撑。
建强队伍。以党组织为核心纽带,汇聚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专职网格员、小区在职党员、业主委员会成员、志愿服务队员等多方力量,构建4300余人的“红色队伍”,实现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共驻共建单位包片、专职网格员和业主委员会成员包栋、志愿服务队员包单元、在职党员包户的网格管理模式。
强化培训。探索“红色导师”结对帮带制度,选派能力强、素质高、经验足的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优秀党员干部帮带新加入的“红色队伍”成员;通过集中培训方式,每季度对社区“两委”干部、专职网格员等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不断强化基层治理水平。
做优管理。持续强化网格员管理,按照“网格安全指数、环境优美指数、服务优良指数、群众幸福指数”的量化指标,建立网格员考核体系,实现“每月一评分、每季一汇总、半年一晾晒、每年一考核”,把年度优秀网格员纳入社区后备干部人员进行管理。
四、“红色服务”汇聚民意,实现治理便捷化
通过收集百姓反馈的意见,我市针对群众反馈的问题,利用多种调解方式,着力将问题解决在一线,将矛盾化解在一线。
成立调解工作室。返聘经验丰富的离退休社区工作者继续从事社区调解矛盾纠纷等事务。原映山红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有梅同志退休后经街道推荐,被x法院聘用,成立红井冈人民调解工作室,吸纳4名从事基层综治调解工作的退休干部,着力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成立以来累计受理矛盾纠纷421件,调处成功402件,调处率达95.5%。
举办居民议事会议。每月邀请辖区内“两代表一委员”、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到社区居民议事厅集中说事,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关系城市社区公共利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列出民意诉求清单,在协商议事会议上逐一讨论协商,提出解决措施。今年以来,共收集社区居民反映问题56个,已分别交由相关部门办理解决。
建立闭环处置机制。建立完善问题收集处置机制和重大事情议事决策机制,对专职网格员收集的问题,按照“收集—梳理—分流—处理—反馈”的闭环流程进行处理,及时将问题反馈,汇聚各方力量下沉网格,实现问题发现在网格、问题解决在一线。今年以来,共收集群众身边问题诉求73件,已办结69件,其余4项事务正处于办理中。